环球看热讯:宁夏石嘴山:科技硬支撑 转出一片“新”
【长镜头】
宁夏石嘴山:科技硬支撑 转出一片“新”
走进贺兰山下的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工业园,一家专“吃”工业废气的企业让人眼前一亮:园区四面八方的工业尾气搭乘管道“列车”在这里“集合”,经过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处理,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魔术般变成了燃料乙醇、蛋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石嘴山是全国铁合金、电石和碳化硅重要生产基地,产生大量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,我们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变废为宝,每年生产非粮生物燃料乙醇6万吨、蛋白6600吨,与传统粮食发酵相比,真正实现了不与人争粮、不与粮争地。”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登科告诉记者。该工艺生产过程中可实现二氧化碳一次减排约33%以上,汽油添加燃料乙醇后可再次减排30%至35%,环保效益明显。
在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基地石嘴山,这样向“新”而行的企业不在少数。“这些年,石嘴山通过抓创新促转型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产业底色由‘黑’转‘绿’,结构从‘一煤独大’到战略性新兴产业‘遍地开花’,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,我们的产业转型成效连续三年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表扬。”石嘴山市发改委副主任樊宗余说。
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新兴产业有多渴望?“润阳速度”就是很好的答案。
在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的产品展示台前,工业硅、半导体多晶硅、硅芯、硅片、硅棒等产品串起了光伏产业上下游链条。“我们建成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只用了8个月,刷新了全国万吨级多晶硅的建设速度,目前项目产能已稳步提升至全部产能的65%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白永成话语中透着信心。
据了解,润阳硅材料是石嘴山立足本地光伏制造业基础和原料、电价、人才等产业优势,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布局引进的行业领军企业。“项目建成投产,补齐了宁夏光伏产业链缺少多晶硅产业的短板,增强了硅片、高效电池等竞争力,为光伏产业链‘补链’‘强链’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基础。”樊宗余告诉记者。
在产业版图重塑中,石嘴山断掉高耗能、高污染的“臂”,不断壮大“六新六特六优”产业,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生。去年以来,润阳硅材料、氟峰新材料等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,晶体新能源等259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,以工业硅—多晶硅(单晶硅)—拉晶—切片—组件为主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加快建设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。仅今年石嘴山计划实施的100个重点项目中,产业转型示范项目就有45个,其中“六新”产业项目28个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9个。
“转”的背后,科技创新是硬支撑。
在石嘴山煤炭经济转型浪潮中,相关联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曾站在“十字路口”。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是一家成立于三线建设时期的老企业,曾为全国过半的煤矿供应装备。近年来,其煤机装备制造逐步卸下落后工艺设施的“包袱”、插上数字“翅膀”,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。
“我们的设备都是数字化的,从制造工艺开始,就通过NC数据传输,让远端工艺模拟和现场制造协调,再加上数字化的制造过程监控,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庆华告诉记者,企业以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创新发展,平均每年营业收入4%以上投入研发,获得专利共378项,刮板输送机、智能化反井钻机研发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企业年产值由建厂之初的3000万元增长到超30亿元。
从制造到智造、从跟跑到领跑,华丽转型、轻装上阵的不仅仅有天地奔牛。科技,正引领石嘴山传统产业老“树”抽新“枝”。2022年,石嘴山加快整合提升碳基材料等传统产业,推动低碳产业功能区转型发展,淘汰落后产能177.8万吨,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,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。同时,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18个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、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0家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.2%。(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)
关键词: